隆平高科加快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应用
● 本报记者 段芳媛
作为农业的“芯片”,种业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种业龙头企业隆平高科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尹贤文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袁隆平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和隆平高科不断推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突破的基础上,公司进一步加大优质品种研发,加快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应用,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
深耕二十余年
走进隆平高科,袁隆平院士书写的“推动种业进步,造福世界人民”首先映入眼帘。
隆平高科于1999年6月成立,次年12月登陆A股。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以现代种业产业化为发展方向,率先在国内建立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生物技术,持续推进农作物高科技种子的研发、繁育、推广及服务。
尹贤文介绍,国内种业界研发一代全新品种,从确定研发方向到育成品种,一般至少需要5-8年时间。科研投入强度大,国际种业巨头每年的研发投入至少占销售收入的10%。近年来,隆平高科的研发投入同样维持在销售收入10%左右水平。同时,种业发展需要大量科研人才。截至2020年,隆平高科水稻、玉米、蔬菜等领域专职研发及研发服务人员达45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6.5%。
研发周期长、科研投入强度大、人才需求量大,种业看起来并不是一门“好生意”,但隆平高科在种业道路上坚定深耕了二十余年。
隆平高科是由袁隆平院士作为创始发起人之一,并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高科技现代化种业集团。上市以来,隆平高科的营业收入从2000年的1.63亿元,增至2020年的32.91亿元,涨幅超19倍。2020年,隆平高科杂交水稻业务营收约15亿元,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晶两优534、晶两优华占、隆两优华占蝉联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前三位,自主创新的两系不育系品种占全国两系种植面积的一半;玉米业务营收约9亿元,位居国内第一;黄瓜、辣椒、谷子、食葵等业务长期位居国内第一。在海外市场,巴西隆平位居当地市场前三。
公司研发投入逐年递增。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隆平高科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042.75万元、1.21亿元、1.63亿元和1.93亿元。“在农业领域,种子行业科技含量最高,而强大的研发能力支撑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尹贤文说。
推动数字化发展
2016年1月,中信集团成为隆平高科实际控制人。同时,隆平高科引入中信集团的全球化管理理念,加快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建设,快速提升管控体系建设和企业管理能力。
隆平高科信息总监杨佳介绍,作为国内种业龙头,公司信息化水平已有一定基础,从育种、生产、推广到企业信息化管理,已形成全面的线上化支撑。
比如,通过移动端设备收集和处理育种田间数据,提升工作效率;通过手机标记制种地块、品种、生产进度等,解决人工丈量、记录、汇报等工作带来的效率低下、准确度低等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种子营销管理,可以降低营销成本,提升营销效率。
种业振兴的关键在于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在于数据收集、处理和应用。在多年的科研生产活动中,隆平高科收集了大量数据,如何用好这些数据,驱动科研、生产、管理和流通等环节智能化升级,是公司数字化转型需要直面的课题。
“基于自身的数据积累,隆平高科正在搭建种业大数据平台,未来将在预测杂交结果、预测市场表现、精准种植、全基因组选择等领域做更多尝试。”杨佳说。
做强种植业“芯片”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谷物、棉花、油菜、水果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现代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农业“芯片”方面,尹贤文介绍,种质资源以及转基因性状、作物基因编辑、高通量表型组、全基因组选择等方面的高精尖技术仍需提升。要打好种业翻身仗、推进种业振兴需要在三方面发力,一是种质资源搜集和创新,二是关键技术突破,三是推进产业及“航母级”企业崛起。
目前,隆平高科率先在行业内构建了完善领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提出了“以生物技术为方向,以全球布局、商业化管理为基础”的研发战略,在传统研发和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储备方面准备充足。
种质资源搜集和创新方面,2017年隆平高科联合中信农业产业基金完成对巴西优质种业公司的并购,实现约1700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合法拥有权。此次并购支撑隆平高科建立一流的全球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整体规模扩大和多样性增加,将实现与国内玉米研发的优势协同,为公司全球玉米种子业务带来机遇,同时增强国内玉米种业研发能力。
关键技术方面,隆平高科大力推进生物技术体系的构建。在转基因技术领域,隆平高科充分协同杭州瑞丰、隆平生物两家专业性状开发单位,发掘出新型抗虫、抗除草剂、产量高等多个性状基因;合作申请获得了国内专利20余项、国际专利4项,瑞丰125已获批安全证书,主推品种均完成了主要性状的品种转育及测试储备。
在基因编辑领域,隆平高科通过安全评价法规试验,在育性、镉低吸收、抗病等性状方面完成了大批种质资源材料创新。自主研发的全基因组背景选择(智能辅助育种)作物育种预测模型,已在巴西及国内玉米品种选育过程中得到应用,大大降低了测试规模,提高了育种研发效率。同时,国内玉米育种模型已初步建成并开展测试。
“目前,隆平高科已构建包括隆平生物、瑞丰生物、长沙生物技术实验室和巴西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等在内的生物技术体系。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科研创新,做强种植业‘芯片’,打好农业翻身仗。”尹贤文说。
相关文章
9月CPI出炉,物价涨了,什么降了 9月cpi同比上涨1.7%
云掌财经APP · 10-18
招商宏观:流动性调节节奏改变
券商研报精选 · 10-18
国金宏观赵伟:出口加速走弱的微观信号
券商研报精选 · 10-18
华为“不造车”的承诺,快到期了 华为再度发布声明重申不造车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10-18
六大行前三季度新增贷款超9.5万亿!服务实体经济,发挥大行支柱作用
金融界 · 10-17
2.56亿业绩补偿未履行 业绩补偿股份
金融界 ·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