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现上市热潮: 10天收到20家上市申请
● 本报记者 吴瞬
“现在上市申请非常多,我们的人手快不够用了。因为来上市的公司非常多元化,香港交易所上市科也需要更多科学背景的专业人士。在最近10天,我们已收到20家公司的上市申请。”香港交易所上市主管陈翊庭日前首次公开解答港交所的上市流程和近几年的监管审核经验。
陈翊庭表示,上市改革后,目前香港市场的基因已彻底改变,从以前的传统行业为主变为新经济、生物科技行业为主,上市审核变得更专业,监管难度也更大。
新股市场蓬勃发展
“往年7月和8月新股发行的节奏一向没有第一季度那么快,因为很多基金经理在休假。但近期我们收到的上市申请数量非常多,最近10天差不多有20家,估计下半年新股市场会更加繁荣。”陈翊庭说。
2018年,香港交易所推出新上市制度,容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容许拥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上市,为寻求在香港上市的大中华及国际公司设立新的、便利的第二上市渠道。新上市制度使港股市场尤其是新股市场蓬勃发展,众多互联网企业以及众多生物科技公司纷纷登陆港股。
陈翊庭表示,上市新制度吸引新经济公司上市,彻底改变了香港资本市场生态结构。新经济发行人在新股集资额前10大排名所占比重持续提升,2020年前10大新股中有7席来自新经济,2021年前7个月,新经济公司集资金额占比高达90%。
事实上,不仅是新经济公司,香港交易所在生物科技公司方面的成绩也毫不逊色。9月2日,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伦表示,香港已是全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集资中心。生物科技已成为香港增长最迅速的板块之一,截至2021年8月,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医疗健康公司已有近70家。
“香港交易所在医疗健康公司上市方面领先全球。自2018年上市新制度推出以来,不论是上市数目增幅、新股集资额,还是整个板块的市值增幅,我们的增长率都领先全球其他交易所。”史美伦说。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则提出了一个更为雄心勃勃的计划:香港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资中心,希望将来能成为全球第一。香港交易所已建立相关框架、生态圈,以达到这个愿景。
需要更多专业人才
随着越来越多新生业态公司加入,这给曾经专注于传统行业的香港交易所上市科带来不小挑战。
“我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多招人。”陈翊庭表示,三年前上市科只有两三个人懂生物科技行业,现在专门负责审批第十八A章(生物科技)公司的人员已增至14人。
陈翊庭介绍,目前香港交易所正积极招聘人才,同时也意识到这不是单纯审核人员数目问题,而是现在审核项目非常多元化,需要配备更多专家和拥有科学背景的人去审核。
持续优化市场结构
在陈翊庭看来,目前香港股票市场的基因已发生彻底改变,从传统行业为主变为新经济、生物科技行业为主,香港交易所正在持续优化整体市场结构,促进创新改革,提高全球竞争力。
而在这一系列变革中,香港交易所的优势也正在凸显。陈翊庭以生物科技公司为例,香港地区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资中心,虽然发行人绝大多数都是内地企业,但这些公司的投资者则是非常国际化的。“对这些生物科技公司感兴趣的,除了内地投资者和香港投资者外,我发现有一些以前从来不看港股的海外投资者,就是看好在香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才开始买香港股票。”
她认为,香港市场的聚集效应也会更加明显。拟上市公司在选择上市地点时,很多公司往往会看这个市场有没有可比公司,因为有更多可比公司就意味着更多的分析员愿意去多关注这些股票。“所以,一旦我们有一两家同类公司上市以后,你会发现有更多类似公司会到香港上市。”
此外,欧冠升表示:“我们希望继续优化上市制度及程序,提高市场的多样性、广度和深度,以确保市场及行业可持续发展。例如,香港交易所即将推出FINI平台,这将缩短香港市场的新股结算周期。香港交易所希望将IPO结算流程简化和数码化,新股定价到开始交易的时间间隔从五天缩短至两天。”
相关文章
9月CPI出炉,物价涨了,什么降了 9月cpi同比上涨1.7%
云掌财经APP · 10-18
招商宏观:流动性调节节奏改变
券商研报精选 · 10-18
国金宏观赵伟:出口加速走弱的微观信号
券商研报精选 · 10-18
华为“不造车”的承诺,快到期了 华为再度发布声明重申不造车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10-18
六大行前三季度新增贷款超9.5万亿!服务实体经济,发挥大行支柱作用
金融界 · 10-17
2.56亿业绩补偿未履行 业绩补偿股份
金融界 · 10-17